En

饶宗颐讲坛第三讲:敦煌曲子词《怨春闺》及其学术公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16 00:00 点击数: Views

  6月15下午,“饶宗颐讲坛”第三讲在人文学院1100会议室开讲。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高级研究员、副馆长(学术) 郑炜明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敦煌曲子词《怨春闺》及其学术公案”的讲座,人文学院师生聆听了讲座。
  人文学院副院长沈金浩首先介绍了郑炜明教授。郑炜明教授作为饶宗颐先生的学术助手,深得饶宗颐先生学术和思想的精华,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在创作方面更是著作颇丰。现为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高级研究员、副馆長(学术) 。已出版学术著作(包括著述35种、主编26种) 共50余种,发表论文约200篇。曾于海内外八次获得新诗创作奖,包括1994年台湾创世纪诗刊/社四十周年纪念社创作大奖等等。

  郑炜明教授介绍了饶宗颐和任半塘关于敦煌曲子词《怨春闺》的争论,并从敦煌曲子词《怨春闺》之发现与著录、敦煌曲子词《怨春闺》之写作及抄写年代问题两个方面深入讲解了饶宗颐和任半塘关于《怨春闺》的学术争论之处。其中他引用了大量实物与照片进行层层推理,佐证了饶宗颐关于《怨春闺》学术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通过细致地分析得出了任半塘产生学术误判的原因。随后,因为实物某部分的在流传时的缺失,他又从他本人对敦煌曲子词《怨春闺》的校勘和注解推测了缺失部分的字义、词义,并做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郑炜明教授的演讲以缜密的逻辑思维、严密的论述、翔实的例证、严谨的治学精神对饶宗颐与任半塘关于敦煌曲子词《怨春闺》的学术公案进行了再阐释,并融入了他的独特思考与治学感受,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中,郑炜明教授就饶宗颐的学术著作、史料修复等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