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卡尔·乌斯等人通过对核糖体序列进行研究,确立了古菌域(Archaea)这一类生命形式,建立了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三域论。然而随着后续生物学研究的发展,“真核生物起源自古菌”的生物二域论悄然兴起,并获得大量证据支持,关于二域和三域的争论也成为21世纪生物学界的焦点问题之一,这其中也活跃着苹果版bd
“80后”教授李猛的身影。
李猛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期间,李猛教授开始致力于古菌研究。2014年,他加盟苹果版bd
,随后入选国家特聘青年专家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被聘任苹果版bd
特聘教授。目前李猛教授带领了一支近30人的团队继续进行古菌研究。
经过近7年的研究,李猛教授团队先后在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中发现了若干新颖的古菌门类,并通过基因组学探讨了阿斯加德古菌、深古菌、产甲烷古菌、氨氧化古菌、乌斯古菌和底栖古菌等类群的生理代谢潜能,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古菌世界,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古菌物种和代谢功能多样性的认识,并提供了一批具有应用潜力的功能酶的基因资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猛教授团队通过对阿斯加德古菌(Asgard archaea)和真核生物的对比研究,在生物二域和三域的世纪争论中发出了中国的声音。2018年3月,李猛教授团队受邀发表综述性文章,概览生物进化二域和三域的争论始末。随后,针对多个古菌基因组的进化研究,为阿斯加德古菌和真核生物在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提供了证据。最近,曾被认为只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的功能复合体ESCRT被发现存在于阿斯加德古菌当中,李猛教授团队利用酿酒酵母的体内功能回补实验首次揭示了阿斯加德古菌ESCRT核心蛋白Vps4与真核生物中同源蛋白在功能进化中的关联性,提示真核生物ESCRT可能来源于古菌,为生物二域论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
在上述研究中,李猛教授团队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等科研项目的资助,在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ournal、Microbiome、mBio和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