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丁春雨团队以题为“Water Ice and Possible Habitability in the Landing Area of Tianwen-1 Mission”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SI空间科学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苹果版bd
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高等研究院本科生蒋畅之为第一作者,丁春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苏彦研究员、戴舜博士、航天宏图邢树果博士以及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李佳威博士为论文的合作者。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2021年5月我国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的着陆于火星的乌托邦平原。经过三年的就位探测,祝融号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本文主要聚焦于任务科学有效载荷中的关键组件—火星车祝融号穿透雷达(RoPeR),综合分析了RoPeR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祝融号着陆区的地质演化和潜在宜居性。详尽地调查了乌托邦平原内水冰的起源和空间分布,将其与火星的气候和水文历史、典型地貌的形成及与该区域水冰/液态水相关的矿物证据建立了相关性。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在当前环境条件下火星地下的潜在宜居性。本综述还详述了RoPeR数据分析使用的技术,包括极化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和火星地下介电性质的反演技术。旨在呈现天问一号任务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祝融号火星车的结果及其对理解火星地质过去、水冰和评估其宜居性的启示。
图1.天问一号探测任务首次获取的火星着陆区影像数据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研究”专项(No.42241139)、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复眼”项目(No. 62227901),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基金(No. LDSE20200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o. 202310590016),以及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ISSI)的团队项目“利用轨道穿透雷达寻找火星冰下水”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214-024-0106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