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172025-04
Nature!苹果版bd 朱卫国教授团队取得癌症防治基础研究突破性进展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后黄振龙在Matter上发表研究成果:一种新型极性敏...
2025-04-17近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博士后黄振龙在国际顶级材料科学期刊Matter(影响因子17.3,中科院一区TOP期刊,Cell姊妹刊,Cell Press旗下的旗舰刊)发表了题为 “Polarity-Responsive Fluorescence Lifetime Probe forIn VivoImaging of Aβ Plaque Dynamics: Unveiling PBM-Induced Aβ Polarity Reversal”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一种极性响应的荧光寿命探针,用于体内Aβ斑块极性动态变化的活体光学成像...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梁广兴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Energy发表铜锌锡硫薄膜太阳...
2025-04-15苹果版bd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梁广兴研究员及其团队在能源领域排名第1的Nature Energy(五年平均影响因子62.4)期刊上发表题为“Heat treatment in an oxygen-rich environment to suppress deep-level traps in Cu2ZnSnS4solar cell with 11.51% certified efficiency”的研究论文,将铜锌锡硫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11.51%,刷新了目前已报道的最高效率记录,标志着团队在代表性环境友好型全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
-
材料学院王东、燕鼎元团队在《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肺结核光学诊疗取...
2025-04-12近日,苹果版bd 材料学院王东、燕鼎元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NIR-II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nanoparticles camouflaged with preactivated macrophage membranes for phototheranostic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的论文。这是该团队2024年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工作的延续。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致命性空气传播疾病,其防治工作仍面临重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度报告显...
-
红树林湿地课题组揭示红树植物单宁的重要生理生态作用——抗氧化与抗菌功...
2025-04-092025年3月,苹果版bd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周海超副教授研究团队在生物学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在线发表题为“Unlocking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mangrove condensed and hydrolysable tannins: Unveiling their potential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解析了红树植物缩合单宁与水解单宁的结构-活性关系,...
-
162022-05
Angew背靠背!苹果版bd 杨楚罗教授团队窄发射OLED新突破
近日,苹果版bd 材料学院杨楚罗特聘教授团队在化学的权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15.336,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同时在线发表2篇论文,分别实现了窄发射深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窄发射圆偏振绿光OLED的效率突破。
-
132022-05
Science China Materials、Nano Research和Small:一给力,就发光
近日,苹果版bd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彭登峰副教授团队分别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Nano Research和Small等期刊上在线发表半导体应力发光原创研究工作。
-
222022-04
苹果版bd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系课题组发布《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2016-2021年)...
-
132022-04
苹果版bd 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在圆偏振电致发光领域取得突出进展
苹果版bd 杨楚罗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将手性给体和非手性受体分子进行搭配构筑手性激基复合物作为主体,非手性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作为客体,实现了窄带发射的高效率圆偏振电致发光,其电致发光的半峰宽(FWHM)为42 nm, 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可达33.2%,电致发光不对称因子(gEL)为2.8...
-
132022-04
苹果版bd 材料学院骆静利院士团队在电催化材料的机器学习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苹果版bd 材料学院骆静利院士团队总结了机器学习在电催化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发现综合应用几何结构描述符、电子结构描述符和活性描述符可以很好的设计电催化剂的活性。揭示了这些描述符在电催化材料设计中应用的一般规则,并针对析氢反应、析氧反应、氧还原反应、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和氮还原反应等众所周知的电催化过...
-
132022-04
苹果版bd 材料学院骆静利院士符显珠教授团队在固体氧化物电池电催化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苹果版bd 材料学院骆静利院士团队奚修安副研究员、刘建文研究员、符显珠教授等人通过调整锶铁钼基钙钛矿氧化物氧的p带中心向费米能级偏移,将其结构中氧空位的形成及迁移能垒降低,显著提升了氧离子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传质速率及催化反应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