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苹果版bd
高等研究院(下称“高研院”)建院十周年大会在苹果版bd
致知楼报告厅召开。苹果版bd
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韩志超通过视频方式发来祝贺。苹果版bd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副校长李永华、汪永成、张晓红、周辉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吴奇,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光电子技术专家罗毅,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致远学院院长徐雪敏,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李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副院长夏伟粱教授等学界嘉宾参加大会并出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前沿交叉科学研究论坛两个分论坛。高研院主要负责人、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高研院党委书记邱妙芳主持会议。
高研院建设成果备受关注 未来将提高国际影响力
李清泉在祝贺视频中肯定了高等研究院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勉励学院继续自强不息、改革创新,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他表示,十年来,苹果版bd
高研院扎根基础学科,拓展学科交叉,直面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挑战,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把高研院建设成为“小规模、高水平、跨学科、重基础、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特色学院。如今,高研院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展现了深大风采和高研实力。李清泉表示,苹果版bd
将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续加大选才育才力度,继续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深大、在高研院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未来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毛军发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高研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他高度肯定高研院十年来的建设成就,并代表学校对兄弟院校、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高研院始终坚守初创的使命和愿景,秉持深大“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持平守正,笃学不倦”的高研院院训、以及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举措,实现了办学层次与水平的大跃升,为苹果版bd
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十年华诞是高研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更是高研院乘势而上、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毛军发希望未来高研院继续以理工创新实验班为发力点,以教学创新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大力促进交叉科学研究,打造高等研究院特色学术高峰;深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韩志超在视频中祝贺高研院成立十周年。作为创院院长,他回顾创院历程,感慨万千。他表示,高研院始终不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的初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希望未来继续发扬创新、专业、合作、奉献的精神,追求卓越、再创辉煌。
陆现彩作为嘉宾代表致辞。他表示,高研院是苹果版bd
探索全面改革创新创办的“学术特区”,不仅在立德树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其机制优势和发展潜能也一直处于卓越引领地位。陆现彩说,南京大学与苹果版bd
有着紧密联系,人才交流密切,他期待苹果版bd
高等研究院与南京大学相关院系能够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共同探索新时代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推动中国基础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交叉学科实现跨越式进步。
大会上,苹果版bd
副校长周辉为到会参加庆典的高等研究院顾问吴奇、罗毅两位院士颁发聘书。会后,高研院举办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论坛,吴奇、罗毅、陆现彩、徐学敏、李默、张晓红分作交流发言,探讨创新人才培养,交流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探索,分享前沿交叉学科的研究基础与研究前景。
“小而精”模式先行 十年科研硕果累累
大会上,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猛介绍学院情况。他深情回顾高等研究院的建院历史,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高等研究院十年来发展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在未来的征途中,高等研究院将更加注重科学技术领域的深耕细作,着眼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研究院始终坚持“小而精”的发展模式,科研产出和项目成果突出,彰显了精英团队的科研实力。十年来,学院共立项了134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其中14个项目的总经费超过100万元,包括1个超过1000万元的重大研究计划,共获批各级科研项目548项,发表SCI论文2236篇,彰显了学院在科研成果方面的突出成就。过去五年,高研院成功举办了近200场各类讲座与报告,并组织了8次大型学术会议,涵盖前沿科学的多种方向。
十年来,高等研究院不断推动高层次科研平台的搭建,为苹果版bd
学科发展作出高研贡献。苹果版bd
古菌生物学研究中心获批成立,深圳市食品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筹建)、苹果版bd
碳中和研究院、苹果版bd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院、苹果版bd
空间科学中心、苹果版bd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也相继获批成立。学院第一个省级平台广东省海洋微生物组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也于近日获批成立。
作为“预聘长聘”制度和独立“PI”制度的首批试点学院,高研院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以行之有效的制度激发创新活力,营造自由开放的科研氛围。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相继加入,科研力量得以壮大,丰硕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培养模式大胆创新 从本科生培养学术领军人才
高等研究院首届校友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谢会琳回顾了在高研院的学习经历。她说,在高研院的学习时光让她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让她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人生挑战。她表示,高研院交叉学科的培养特色,拓展了她的学术视野,对她后续开展科学研究有很大帮助。
据悉,高等研究院不断优化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自2021年起,高研院由校内二次选拔的招生方式,转向了高考招生,四个本科招生专业在广东省内物理组的录取分数线一直高居前列。高研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员全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厚植“宽基础”的学科底蕴,全方位开展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通过实施小班化、导师制、双语教学、英语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学术引导成效明显。这种培养方式让高研院的学生也常处于“卷起来”“跑起来”的状态。在前期的课程基础上,高研院实行的“双导师”制度帮助学生们及早接触科研项目,根据各自的兴趣进入实验室,不少学生因此对科研产生兴趣。学院学生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5篇,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100多个奖项。10年来,高研院已经培养毕业了386名本科生、88名研究生和200名出站博士后。
高研院成立至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接近95%,本科生毕业人数386人,初次升学248人,升学率64.24%。其中境内升学114人,境外升学134人,升学高校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2019届毕业生60%境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中80%的学生收到世界排名前50名学校的offer,25%境内高校升学。2020-202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2023届和2024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也达96%以上,达到学校攀峰目标。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高研院取得的种种成就提振了前行的信心。当前,苹果版bd
正面临高质量发展、争创一流的关键转型阶段。未来,高研院将继续承担起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建立起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深大培养出更多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在科研高地上再攀高峰。
(党委宣传部 记者 周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