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苹果版bd
2025年开学典礼在粤海、丽湖两校区同时举行。苹果版bd
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苹果版bd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丁文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月兴,党委副书记吴报水,副校长李永华、汪永成、周辉以及各学院(部)、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相对独立科研机构和直属附属单位的负责人、教师代表、2025级新生等参加典礼。李永华、汪永成分别主持丽湖校区、粤海校区开学典礼。


本硕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博士录取规模再获突破
吴报水、周辉分别介绍2025级新生情况。今年,荔园共迎来14648名新生,其中本科生7594人,研究生6696人(硕士研究生6015人,博士研究生601人),另有来自世界各地5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358人。
今年,苹果版bd
全日制本科新生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侨招生,整体生源质量保持稳定。在全国公布投档线的23个省份中,苹果版bd
的投档线平均超过约58.3%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中外合作办学及地方专项招生),较去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广东省物理类专业组录取最低分位列广东本土可比高校第三,历史类专业组则位居第五。
苹果版bd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需求,重点扩大与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学院专业的招生规模,致力于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高地。同时,五大院士班在高考直接招生,新设人工智能学院,新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并新开设“数智设计创新班”“传腾班”“脑与认知科学班”等特色实验班,持续拓宽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成长通道。
今年苹果版bd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来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生源占73%,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本校生源占37%。录取推免生总数1303人,较去年增加226人,其中录取直博生42人,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博士研究生录取规模再获突破,录取博士研究生601人,较去年增加200人,增幅达到50%。新生中不乏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毕业生。
校长毛军发的“思政第一课”:你们脚下的土地是深大、是深圳、是中国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热烈欢迎!”开学典礼上,毛军发以《你们脚下的土地》为题致辞,向荔园“新生仔”们表示欢迎和鼓励,也为他们上了“思政第一课”。
成为深大人,就要了解并具备深大精神。毛军发告诉新生们,刚刚过去的九三阅兵,苹果版bd
有两位校友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盛大阅兵中作为方阵成员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和深大学子的雄风英姿。而苹果版bd
汇元楼前的“脚踏实地”浮雕作为深大最重要的图腾之一,将这份基因镌刻在深大人心底、奔腾在深大人的血液中、砥砺在每一个深大人为梦想而拼搏的日子里。
他送给新生们关于土地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大。“深大深大,既深又大。”毛军发的解读幽默而有深意,他说,“深”指深大与深圳的情缘之深,“大”指深大对师生们影响之大。“苹果版bd
不仅是办在深圳,更是长在深圳,长在春天的故事里,长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军发说,“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些日子必将对你的一生产生宏大影响。”针对当下人工智能与传统教学、科研模式碰撞的新机遇、新挑战,他鼓励师生共同探索,在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勇担使命,携手共进走在时代前沿。
第二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圳。恰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咱深圳明明还是胶原蛋白满满、充盈少年感的新锐。”毛军发幽默的语言逗得师生大笑。他说,深圳始终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精神,汇聚无数怀揣梦想的人才。“‘来了,就是深圳人’才体现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园情怀。”毛军发鼓励新生在享有深圳多元包容、创新实干的文化滋养时,也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身为深圳人的使命担当,“你们的前途命运就在‘双区’建设的版图上,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里。”
第三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叫中国。毛军发说,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国并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历史概念,更是文化概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希望新生们无论去往何方,都要始终铭记对中国这片土地的赤诚热爱,“要为强国建设、民族民族复兴不惮前驱。”
最后,毛军发分享了暑假去西藏林芝墨脱出差的经历,他在雪域高原看到了深大人参与建设的新藏铁路、川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也看到了几位深大校友扎根墨脱基层的默默奉献。“从前我们说深圳的每一幢高楼里都有深大人,今后我们希望可以更加豪迈一点:祖国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毛军发勉励新生,“将来无论走过千山万水、天涯海角,请记住: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大,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圳,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
教师代表勉励新生:专注热爱、迎接挑战
开学典礼上,苹果版bd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包小华和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苹果版bd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莹分别作为粤海校区和丽湖校区教师代表发言。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宏伟,而在于大师之风范,更在于大学生的格局之大、视野之大、胸怀之大。”包小华分享一位“三本”学生逆袭发表3篇SCI的故事,强调“真正改变人生的是自己的坚持与热爱”。她鼓励新生们要勇于尝试、积极体验,找到“让眼睛发光”的领域深耕。“学习是自我投资中最可靠的方式,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远;不在于一时的掌声,而在于脚下每一个坚定的步伐。今天你们播下的每一颗努力的种子,都会在未来结出属于你们的果实。”
“你们的人生新篇章已在今日‘开盘’。”陈莹以金融专业视角为新生送上殷切期望:做好自身“价值投资”,培养跨学科思维,锤炼身心体魄,筑牢人生“资产组合”;敢于拥抱“风险溢价”,突破舒适区,勇于试错,斩获人生“超额收益”;立志成为“价值创造者”,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国家、人类创造“正向现金流”。“未来的走势,不在于一时的涨跌,而在于每一个当下的理性决策与坚定行动。”她寄语新生,“愿你们传承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基因,在深大这片沃土上,以知识为基、以勇气为翼,绘就一条昂扬向上、精彩纷呈的人生轨迹。”
新生共勉“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退役大学生重返校园
苹果版bd
人工智能学院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唐嘉璐和材料学院2025级本科生李信成分别作为粤海校区和丽湖校区新生代表发言。
“深大从来不是一道纠结的选择题,而是一场心之所向的奔赴。选择人工智能专业,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浪漫与理性交织的‘预谋’。”唐嘉璐分享了她的四年学业规划,并勉励同学们脚踏实地、勇于探索、笃行致远,将大学作为成长的“发射场”,在各位“引路人”的带领下,用自立迎接挑战,用自律守住初心,用自强开创未来。
“深大从来不给我们‘标准答案’,而是给我们‘可以试、可以闯、可以跌倒再爬起来’的底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底气,勇敢地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李信成分享自己初到深大的所感所悟,勉励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接过时代接力棒,实现“一群人的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投身军营、肩负保家卫国使命的八名深大学生,如今光荣退役,重返荔园续梦前行。开学典礼上,李清泉为退伍学生颁奖,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文字丨王若琳 孙晨宁 冯佳尹 戴睿琳
图片丨黄应锵 刘子恒 甘轩词 曾睿 吴嘉怡 江伟立 吴博远 )
你们脚下的土地
——在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家长,各位2025级新生同学:
大家晚上好!
今夜,我们在粤海街道、在塘朗山下隆重集会。对学校而言,当下正是“双一流”创建的重要时刻,对各位“新生仔”来说,正在铺展的是人生的崭新一页。作为校长,我想对你们说:“来得正是时候!”“热烈欢迎!”
刚刚过去的9月3日,国家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苹果版bd
不少老师、校董、校友在天安门广场亲身见证了大国威仪,特别是还有两位校友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盛大阅兵中作为方阵成员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和我们深大学子的雄风英姿。政府管理学院维吾尔族校友地阿拉·阿买江说:“在训练场上,我们是意志的化身。在烈日下纹丝不动站军姿几小时,汗流浃背却目光如炬。为毫米级的步幅一致,成千上万次重复踢腿摆臂,磨破了皮靴和脚掌。”这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铿锵节奏,也就是一曲深刻诠释我们深大人精神品格的动人凯歌。
新生同学们,这几天你们在熟悉校园的过程中可曾注意到汇元楼前的浮雕?那个地方是深大最重要的图腾之一:脚踏实地。这份基因镌刻在我们心底、奔腾在我们血液中、砥砺在我们每一个为梦想而拼搏的日子里。所以,在今天的第一课上,我想跟你们说说关于土地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大。说到这你们大概觉得我又要从1983年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深圳速度”开始科普官方校史了。那些激情燃烧岁月里的经典故事,以及深大发展的现况,想必你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有了不少的了解,或者在这几天入学教育和校史馆参观中已经心有戚戚。我想强调的是八个字:“深大深大,既深又大”。“深”指的是与深圳的情缘之深,“大”指的是对诸位影响之大。深大是深圳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大学与城市相识于微时,42年筚路蓝缕、载驱载驰。我们不仅是办在深圳,更是长在深圳,长在春天的故事里,长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从这个辽阔的视角讲深大故事,实际上早已经超出大学本身的范畴。当30多万师生校友在这座城市奔走奋斗的每个细节不断抽象成某种精神共性,不断汇聚又照亮着深大自身的时候,我们的故事才真正得以升华蝶变。是的,你们的大学时光已经在这场绵延了42年的“倾城之恋”中徐徐展开。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些日子必将对你的一生产生宏大影响。我特别想说的是,在眼下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学、科研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我们师生是同盟军。全新的形态下,老师和你们都成了新兵蛋子,相信你们注定会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学体验。
第二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叫深圳。深圳经济特区刚刚过了45周岁的生日,当晚1.2万架无人机以天空为画布,激情勾勒了这个人间奇迹的历程。45年时光,说长不长,尤其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能套用人生“四十不惑”的叙事逻辑,纵观全球城市,咱深圳明明还是胶原蛋白满满,充盈少年感的新锐。然而45年时间,说短也不短,一座边陲小镇豹变为虎踞龙盘的国际化大都市,当真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如果要完整地向你们描摹这座城市的特质,我想十万架无人机也没法算无遗策。在所有这些浩瀚的标签里,我最想介绍给你们的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七个字如此云淡风轻,又如此力重千钧、深情款款。所谓“欢迎”只是一种待客之道,“来了,就是深圳人”才体现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园情怀。45年过去,2400万人为了梦想在这里汇合,他乡与故乡、北方与南方,早已被这句话好好安顿,此心安处是我家。年轻的你们,选择了在这座城市开启美好的大学时光,在享有她多元包容、创新实干的文化滋养时,也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身为深圳人的使命担当。你们的前途命运就在“双区”建设的版图上,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里。
第三句话:你们脚下的土地叫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出现于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讲的是武王灭商后告祭上天,以此地为天下中心。所以,中国首先是个地域概念。我们还经常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绵延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这又是个历史的概念。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不断?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中文永续。因为看得懂五六百年到两三百年前的文字,我们可以读四大名著;因为看得懂一千多年前的文字,我们可以神往盛唐气韵;因为看得懂两千多年前的文字,我们可以明白“卧薪尝胆”“荆轲刺秦”“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因为研究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我们知道:“中国”二字是猎猎旌旗下守卫中央的一块土地、是兵戈护卫下头戴王冠的一个人。这大概是举世独有的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幸福:当我们深情抚触、高声诵读千百年前的文字,仍然倍感亲切、温暖和力量。子曰诗云、唐诗宋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杏花春雨……所有这些词章和意象,只要与我们邂逅,便能激荡出灵魂深处的量子纠缠。所以中国是地理,是历史,更是文化的概念。多年前,习近平主席请来访的美国总统漫步中南海时,一边向对方介绍历史一边探讨现代新型大国关系:“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的道路很重要”。当五千年文明遭遇三千年之变,中华民族饱经风雨、浴血奋斗,终于走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当口。当年,先辈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战。今天,我们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不惮前驱。此时此刻,让我们再一起重温习主席几天前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同学们,今年暑假,我和几位老师出差去墨脱——全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我们从林芝市区驱车前往墨脱,穿过深不见底的隧道,绕过落差千米的大弯,一路没少看到泥石流和雪崩的遗迹。在这雪域高原,新藏铁路、川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有深大人的矫健身影,深大人用智慧和汗水演绎了新时代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让我们尤为高兴的是,几位深大校友选择扎根墨脱,短短几年已经成为基层骨干,为强边事业贡献力量。从前我们说深圳的每一幢高楼里都有深大人,今后我们希望可以更加豪迈一点:祖国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同学们:你们脚下的土地文天祥的义军来过,粤海校区的文山湖也因此得名。文天祥经过伶仃洋几天,深圳纪念了他七八百年。天地正气,凛然千秋。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将来,无论走过千山万水、天涯海角,请记住: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大,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圳,你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好好学习,美美生活,茁壮成长,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