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
102025-10
Science发文!李清泉院士团队提出森林碳抵消评估新方法破解热带森林碳信用...
-
心理学院邹立业教授团队发表神经生物学分类框架下久坐行为与脑健康研究
2025-10-09久坐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观点认为所有久坐行为都对大脑健康有害。然而,新兴研究表明,并非所有久坐行为都对大脑健康有害,而是取决于具体久坐行为下的情境。苹果版bd 具身脑智融合实验室(Body-Brain-Mind Lab)邹立业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知名学者在顶级期刊Trends in Neurosciences(中科院一区TOP,5-year IF= 17.2,神经科学分类排名:8/314)发表了题为“A Neurobiological Taxonomy of Sedent...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胡章立课题组发表植物应对多重非生物胁迫的封面论文
2025-10-092025年10月,苹果版bd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胡章立课题组在Cell Press旗下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题为“Panomics to manage combined abiotic stresses in plants”的Forum论文。该论文提出利用单细胞空间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等多组学及先进的现代育种工具,能够深入了解植物如何应对多重非生物胁迫的机制。通过识别新的分子靶点与调控途径,可以快速设计出适应复合....
-
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团队发表红树林湿地微生物群落与功能潜力的七年时空动态
2025-10-062025年10月1日,苹果版bd 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发表题为“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Potential in Mangrove Wetlands over a Seven-Year Period”的论文。研究围绕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2017—2023年的多组学长期观测,系统解析生态退化与分阶段修复背景下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与进化响应。李猛为通讯....
-
材料学院助理教授黄忠衍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2025-09-30显示技术是信息传递与交互的重要桥梁,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作为新一代显示前沿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凭借卓越的色彩表现、超高对比度以及灵活多变的形态设计,引领着未来显示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中,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实现高清OLED的核心。近年来,具有刚性稠环骨架和短程电荷转移(SRCT)特性的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兼具高效率及窄谱带发射,被视为下一代显示的理想候选。但该类材料...
-
272024-04
宋欣教授研究组《New Phytologist》论文报道叶肉细胞导度的氧同位素测量新方法
近日,苹果版bd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宋欣教授团队在植物领域国际著名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photosynthetic C18O16O discrimination dynamics under leaf water nonsteady state to estimate mesophyll conductance: a new, regression-based metho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光合作...
-
252024-04
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范滇元院士刘军团队在《Optica》发表基于轨道角动量依赖散斑的...
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范滇元院士/刘军团队在轨道角动量(OAM)依赖的散斑特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
252024-04
医学部许兴智教授团队在PNAS发表类泛素UFM1修饰维持复制叉稳定的研究成果
2024年4月,苹果版bd 医学部许兴智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汪兆琦教授团队合作,共同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发表题为“PARP1 UFMylation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stalled replication forks”的研究论文。这是许兴智教授团队继2019年首次诠释UFM1修饰(UFMylation)在DNA损伤应答(DDR)中促进DDR核心激酶ATM活化的分子机制后,...
-
242024-04
丁春雨团队在空间科学顶级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发表论文
2024年4月22日,丁春雨团队以题为“Water Ice and Possible Habitability in the Landing Area of Tianwen-1 Mission”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SI空间科学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苹果版bd 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高等研究院本科生蒋畅之为第一作者,丁春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苏彦研究员、戴舜...
-
222024-04
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National Science Review:基于高阶硼氮杂稠环芳烃的有机电...
苹果版bd 杨楚罗教授、曹啸松副教授研究团队从创新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硼-氮共价键参与共轭拓展的分子设计策略。
-
222024-04
UniTsFace:用于人脸识别的集成统一阈值样本间损失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