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与课程培训
-
团体招募 | 2025年秋季学期连续性团体总览
你是否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感到孤单?是否希望与人同、一起探索内心、突破困扰、实现心灵的蜕变?心理中心将推出系列连续性团体,为所有渴望突破自我的荔园学子打造成长空间。在这里,你将和一群有相同意愿的伙伴一起,在专业带领者的陪伴下,开启一段有同伴、有方向、有支持的心理成长之旅。连续性团体是什么?连续性团体是一种基于团体动力学和人际历程的有效心理辅导形式,在专业带领者的引导下,由8~12名成员组成一个团体,通过每周1次、...
-
团体招募 |《理智胜过情感》与情绪共舞CBT读书成长团体
亲爱的同学,你是否曾感到被负面情绪淹没?是否发现自己在某些情境下总会陷入消极思维的循环?是否希望学习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心理中心现推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读书成长团体,我们将通过共读经典心理自助书籍《理智胜过情感》,帮助你掌握一套科学、系统的心理自助技能,真正让理智与情感达成合作。在本团体中,你将获得:系统的心理知识了解情绪、思维和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实用的调适工具学会使用思维记录、...
-
工作回顾 | 2024-2025学年“荔园十佳心理委员”评选会顺利举行
为激发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促进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助力发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危机预防作用,心理中心于2025年9月至10月开展“荔园十佳心理委员”评选工作。9月,经学生自主申请,学院初评,各单位共推举13位心理委员参与评选。10月9日,“荔园十佳心理委员”评选会在粤海校区紫薇斋106室顺利举行。学生部副部长徐诚革老师,原学生部心理中心主任周红副教授,原学生部资助中心主任曾庆璋副教授,心理中心副主任韦君如老师,...
-
活动回顾 | 新生适应性团体训练带领者专项培训顺利举行
为助力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环境,营造温暖包容的班级氛围,在心理中心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以下简称校心协)开展了新生适应性团体训练活动策划与组织。9月27日,“理科新生适应性团体训练带领者专项培训”在粤海校区心理中心团体室举行,本次培训由校心协骨干冯清然、梁靖珩主持带领,来自金融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心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11名新生班导参加。参与班导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为9分(满分为10分)活动概述破冰与热身培训伊始,...
-
“丹青绘心·彩墨抒情”心理绘画大赛获奖作品展
4-6月,在学生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在管理学院和金融科技学院的支持下,我校围绕广东省“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荔园“丹青绘心·彩墨抒情”心理绘画大赛。本次大赛反响热烈,共收到来自13个学院的31件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严格评选,最终遴选出5份优秀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主题的深刻思考,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了创新性诠释。...
-
有奖征集 | 深大“心”伙伴IP形象等你来设计!
在荔园的生活里,你期待获得怎样的心理陪伴呢?你心目中的心灵伙伴又是什么模样?是阳光温暖的陪伴者、治愈系的小精灵,还是能量使者……现在,由你亲手为心理中心创造专属吉祥物!为进一步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苹果版bd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现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公开征集心理中心吉祥物形象设计作品,诚邀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能代表心理中心健康、活力、富有吸引力的IP形象,为校园心理健康建设增添独特魅力!...
-
静心手作|一纸承心减压手工活动回顾
5月15日,阳光正好,由心理中心助理张艳香带领的"一纸承心"静心减压手工活动圆满落幕,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纸间寻觅心灵的旅途。在温馨的氛围中,同学们依次自我介绍,分享对活动的期待。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正念呼吸练习,渐渐平复焦虑,与当下连接。随后,选择色彩、大小各异的纸张,进入专注而放松的状态,折纸过程中,时间仿佛凝固,内心得以安宁。在指尖翻飞间,一朵朵精致的花朵渐次绽放。当同学们亲手点亮自己创作的花灯时,...
-
活动回顾 | 本学期“荔园心晴”团体工作坊项目圆满结束
五月蝉鸣将至,“荔园心晴”团体工作坊落下帷幕。团体活动覆盖全校15个学院参与定制,聚焦9个心灵成长主题,共举办15场,173名同学参与。感谢每位参与同学的真诚与努力,让这系列活动变得如此意义非凡。下面共同回顾一下这个多彩的五月。亲密关系在这个步履匆匆的世界,我们常被琐事与目标牵引,不经意间疏远了最亲近的联结。然而,真挚的温暖与力量,往往蕴藏在彼此的理解与扶持中。在这一程相伴里,我们共同学习“亲密关系”的奥秘,...
-
丹青绘心·彩墨抒情”心理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示(二)
《缺席也是一种幸福》作者:梁梓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指导老师:朱春维漫画中的“Fomo”意为“错失恐惧症”,指的是担心错过社交活动和网络热点,经常频繁刷新社交平台从而带来焦虑、压力增大的一种心理问题。作者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把这个心理现象的一些要素转化成了漫画中的具体事物。用气球象征社交事件和网络热点,一方面气球的多彩象征这些事件表象上的美好,另一方面也用主角在拿到过多气球后随气球升入空中这一事件来指代摄入过多信息时的不安与焦虑。...
